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唯品会季度营收五连降、2025年Q2销售额/订单量/活跃用户数全面下降 品牌特卖优势或有所减弱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业绩双降、季度营收连续5季同比下滑,唯品会恐难固守“小而美”的特卖领域。

近日,唯品会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上半年及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520.75亿元(约72.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45亿元下降4.4%;运营利润为39.75亿元(约5.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9.92亿元下降20.37%。分季度来看,唯品会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258亿元(约3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69亿元下降4%。

从业务数据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唯品会季度订单量、活跃用户数均同比下降,其中,订单量为1.93亿单,同比下降2.43%;活跃用户数为0.435亿人,同比下降1.81%。在一众电商巨头纷纷打响价格战、向品牌特卖进攻之时,唯品会如何稳住自己的特卖优势?

季度营收五连降!2025年Q2营收、订单量、活跃用户数全面下降

唯品会公司成立于2008年,从成立开始专注于产品特卖,其早期的宣传语便是靠低价获客,“唯品会,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以及“天天有三折”等广告词洗脑效果极强。唯品会也确实是靠品牌特卖冲出一片广阔天地,2012年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在上市后两年时间,将公司市值从3亿美元增长至百亿美元,成为国内第四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一时风光无限。

如今,唯品会虽每年仍能维持盈利,“连续XX季度盈利”已成为唯品会最大的业绩宣传点之一,但盈利背后,公司业绩增长显著承压。2023年第三季度后,唯品会连续5个季度营收下滑。据wind资讯数据,2024年Q2-2025年Q2,公司营收分别为268.75亿元、206.76亿元、332.24亿元、262.69亿元、258.06亿元,分别同比变动-4%、-9.18%、-4.18%、-4.98%、-3.98%。

唯品会季度营收五连降、2025年Q2销售额/订单量/活跃用户数全面下降 品牌特卖优势或有所减弱

公司较大的亮点主要在SVIP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唯品会超级VIP(SVIP)用户同比增长15%,贡献52%。但会员经济或正挤压大众基本盘:为维系高端客群投入的独家定制、免邮退换等权益,推高履约成本的同时压缩低价商品空间,却导致普通用户流失加速。

2025年第二季度,唯品会季度订单量、活跃用户数均同比下降。其中,报告期内,唯品会订单量为1.93亿单,同比下降2.43%;活跃用户数为0.435亿人,同比下降1.81%。

唯品会季度营收五连降、2025年Q2销售额/订单量/活跃用户数全面下降 品牌特卖优势或有所减弱(资料来源:wind资讯)

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唯品会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费用为45.6亿元,同比增长6.3%。公司期间费用增长主要是由于杉杉奥特莱斯股权激励费用的增加带来的一般及行政费用增加。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3亿元,上年同期为9.007亿元。除此之外,公司营销费用、技术与内容费用及履约费用均不同程度下降。

电商巨头纷纷下场低价厮杀、深度布局品牌特卖 唯品会特卖优势或有所减弱

唯品会虽每年仍能维持盈利,但似乎已经被00后消费者所忽视,靠SVIP支撑着业绩增长内核,而这与唯品会引以为傲的垂直优势和特卖优势减弱、固守品牌特卖,未积极探索电商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电商巨头纷纷打响价格战,唯品会品牌特卖优势或有所减弱。近年来,国内电商行业逐步进入存量市场的竞争阶段,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平台GMV和用户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以拼多多和抖音直播为代表的低价电商在不断蚕食传统电商的份额。存量市场博弈下,传统电商平台纷纷打响价格战,向低价策略进军。

主打“天天低价”的拼多多,设立“品牌特卖”独立入口,汇聚全网知名品牌(如耐克、苹果),通过“全店折扣+单品闪降”组合吸引价格敏感用户,持续引进服饰、美妆类大品牌,对不少品牌方提出了“全网最低价”的要求。京东2023年也推出了大牌奥莱频道,上线JACK&JONES、波司登、李维斯等几十家海内外品牌,另外还推出京东秒杀品牌馆,聚焦3C数码、家电等高客单品类,联合品牌首发新品(如华为手机限时降价),强化“正品低价”认知。

第二,垂类优势或也是发展掣肘。通过整合需求、集约化采购,形成价格优势,吸引用户,这是垂直电商的逻辑,但这个逻辑,正因为日益减弱的价格优势而减弱。另外,面对综合类电商的冲击,垂类平台由于货品品类限制,流量增长的天花板远远低于综合类电商平台。

第三,固守特卖电商,未积极探索电商新模式,错失直播电商红利。2016年5月,淘宝直播正式运营;2017年,直播带货GMV达千亿元;2018年,直播带货GMV达千亿元。2018年6月,快手直播电商正式上线;2018年,抖音开始尝试电商业务,推出了“购物车”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抖音上购买商品。流量与内容加持,直播电商发展迅速。

然而,近几年,唯品会并没有把握住内容赛道的上升期。直到2020年6月,唯品会才推出直播业务,而错过了直播电商带来的红利,这导致很多主播和机构没有把唯品会当作直播的主阵地。由于缺乏超头主播流量和优质内容的支撑,唯品会直播业务发展相对落后。

错过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唯品会始终固守“品牌特卖”这一细分领域,这也使得公司营收规模、活跃用户数量要远低于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直播电商、快手直播电商等。

或许是出于这些原因,相比友商,唯品会2025年大促表现也表现平平。2025年上半年,对于唯品会而言,较为重要的大促节点为“419大促”和“618年中特卖节”。今年,唯品会再一次抢跑,年终特卖节于5月12日晚8点开启抢先购,并于5月16日晚8点正式开售。但年中大促抢跑的唯品会似乎并未交出一份令市场满意的答卷,对比早些年“开售XX分钟销售额破亿”的成绩单,唯品会今年上半年的大促成绩单缺乏吸睛点。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in4.cn/23951.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